白茶为什么越久越好?
一、白茶为什么越久越好?
白茶不仅存放越久越好喝口感更好,而且越老保健药用功效价值越高。产地好、做工好、存放好,这三好的白茶更是成为茶界收藏的喜爱,存新茶喝老茶。
喝老茶,老白茶经过时间的沉淀转为温性,绝大多数体质都可以喝,茶叶中对身体比较刺激的咖啡碱、茶多酚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这两种物质都有所降低,而对身体有益黄酮类等物质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再有一个白茶走“经肺”对抽烟者和雾霾天都有很好的帮助。
老白茶,即贮存多年的白茶,其中的“多年”是指在一个合理的保质期内,比如10~20年;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
白茶储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和香浓,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一般五六年的白茶就可算老白茶,十几二十年的老白茶已经非常难得。
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因此老白茶极具收藏价值。
二、为什么说白茶放得越久越好喝?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作者:村姑陈
《1》
把时间倒退回几年前,村姑陈刚刚接触白茶的时候。
身边喝白茶的人,寥寥无几。
当然,就更别提了解白茶了。
过去爱喝红茶、熟普的人,喝到白茶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茶太淡了!
过去爱喝岩茶的人,则往往会说:白茶喝起来,好像跟铁观音差不多。
只有爱喝绿茶和铁观音的人,才勉强能接受白茶的味道。
然而,还是会觉得它不够甜,茶味淡。
总之,说来说去,没有一个人能准确描述。
彼时的白茶,只是六大茶类中,最不起眼,最“小透明”的存在。
白茶的清鲜,白茶的清冽,白茶的清纯,通通隐藏在最深处。
直到后来,大家开始关注茶叶的养分。
于是,工艺简朴,内质丰富,天然营养充足的白茶,一下子脱颖而出。
还凭借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句话,渐渐深入人心。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2》
现在,白茶算是真正的红了。
但围绕在它身上的谜团,还有很多。
比如,存了多少年的白茶,才算是老白茶?
关于这个问题,在茶圈中引发了一轮又一轮争议。
有人提出,既然白茶是越老越好,那储存的时间肯定要足够久,至少5年。
还有人提出,市面上10年左右的老白茶,最受欢迎,所以应该以此为标准。
其实,行业中早就有了默认的规定。
参考“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对白茶下的定义:
一年茶,也就是当年的白茶,还比较年轻,具有茶性。
三年药,指的是存放满三年的白茶,会渐渐具有药性,且变得更加成熟。
冬天想靠喝白茶,驱寒保暖,或者治个轻症的小感冒、拉肚子之类的,很有效。
七年宝,这就更好理解了。
陈化了七年的白茶,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可以视为传家宝。
这句来自民间的俗语,简单直接地阐述了群众对白茶的认知。
对于白茶而言,一年、三年、七年,都是不同的门槛。
所以,我们一般把三年及以上的白茶,称为“老白茶”。
老白茶并没有品类的限制,不管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还是寿眉,3年之后,都能顺利晋升。
这就像一个初中生,完成了学业,便自然而然地升入高中。
不过,如果想要上重点高中,该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一个都不能少。
同理,优质老白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其它价值,身价上涨,风味独特。
而未满三年的,还是以新白茶来称呼。
新白茶与老白茶的定义,便由此诞生了。
《3》
当然,这个标准未必人人都认可。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了一种见解。
对方说,宣传归宣传,但实际上想要白茶转化出明显的老茶味道,最少要五年的陈化期,才能有大变化。
如果想要更好的香型和味道出来,则需要十年左右。
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
面对这种说法,村姑陈不敢苟同。
因为白茶的陈化效果,与很多因素有关。
时间足够长,茶叶也未必一定会转化出令人满意的香气和滋味。
产区、工艺、储存,才是决定白茶品质的关键。
至于年份,只是加分项,而非决定项。
所以我们会发现,有些老白茶虽然年份够高,但品质不尽如人意。
喝起来,甚至还没有当年的新白茶好喝。
香气层次单一,不够馥郁多变,口感也很寡淡单薄。
很奇怪吧?老白茶里也有品质差的。
即使无奈,却是不争的事实。
证明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人不以年纪论资历,茶同样不以年份论品质。
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才有机会诞生一款优质的老白茶。
反之,就是平庸的老白茶,甚至劣质的老白茶。
如今,有些白茶的品质不达标,却堂而皇之地拥有了老白茶的身份。
原因是,很多人只注重年份,忽视品质。
原料低劣,加工粗制滥造,储存时各种粗心大意,都有可能让一款老白茶变得品质不高。
是以,年份老≠品质好。
这一点必须认清,不容置疑。
《4》
既然有更老的老白茶,为什么我们只规定3年?
还是那句话,白茶的年份与品质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关联。
有的白茶,自身品质优越。
因此,尚未陈化满三年,区区两年半或者两年,就已经达到了其它茶陈化五年的风味。
饱满、醇厚、丰腴、浆感十足,香气沉稳。
这就是品质的碾压,代表着原料、工艺、储存都很出众。
而有的白茶,陈化了数年时间,但依然没有转化出令人满意的风味。
更有甚者,喝起来还比不上高山的新白茶。
可见,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三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情,也能让白茶展露出自己的实力。
好茶,潜力无限,且从来不受时间的约束。
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最好的状态。
并且,我们也不提倡大家盲目关注白茶的年份。
正是因为很多人盲目追老,才催生出了一批又一批做旧茶。
市面上的10年老白茶,泛滥成灾,随处可见。
而且,价格还不贵,通常只需要几百元就能拿下。
这些“老白茶”,看起来黑乎乎的,丝毫没有生机,更看不出半分白茶的影子。
只因为外表苍老黯淡,才被人伪装成老白茶出售。
其实,做旧茶的手段,常见的有渥堆、暴晒、高温烘干。
简单来说,就是把新白茶进行各种折腾和摧残,破坏内质,改变外观、香气和滋味。
从而让它们失去新茶的特征,看起来很老很旧。
经历了一番堪比“满清十大酷刑”的做旧之后,新白茶便不再鲜艳明媚,元气满满了。
它们迅速老化,变得虚弱无比。
再加上茶掌柜的刻意误导,消费者自然而然就会将其当成老白茶买回家。
年份高,价格亲民,恰好满足了很多人对老白茶的幻想。
可是,做旧对白茶产生的改变,不仅仅在外观上,更体现在内质里。
各种天然的养分,都大量挥发,消失殆尽。
留下的,只有微乎其微,侥幸逃过一劫的些许营养物质。
因此,做旧茶冲泡后,通常只有淡淡的盖香,而没有层次感,也没有落水香等美妙的体验。
茶汤喝起来,清清淡淡,薄如白开水。
当然,这种情况也情有可原,毕竟养分几乎没有了,又怎么能奢求色香味俱全呢?
《5》
最后,经常会有茶友问村姑陈:
“做旧老白茶,可以喝吗?”
类似的问题,建议以后不要再问了。
如果你喝茶只是为了解渴,不在乎品质,那但喝无妨。
不过,在此之前就准备好肠胃药。
做旧茶的加工过程,和正常白茶的加工,相差甚远。
所以,其中是否会产生什么不好的物质,对身体造成伤害,我们也无从得知。
而如果喝茶是为了喝养分,补益身体,那就不要喝做旧茶。
前面也说过,做旧茶中的营养物质都被消耗掉了,还有什么喝的必要?
还不如喝白开水,至少心里有数。
老白茶固然好,但市面上真真假假。
况且,大家喜欢的十年老白茶,更是少之又少。
不要对年份抱有太高的期待,佛系一点,以品质为重。
那么,收获好茶的概率,也会高出许多。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三、福建白茶是不是越久越好
福建白茶一直以来都是茶叶中的瑰宝,因其独特的产地、制作工艺以及口味特色而备受推崇。然而,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许多茶叶爱好者:福建白茶是否越久越好?
福建白茶的起源
福建白茶起源于中国福建省,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采用白毛茶的鲜叶进行干燥加工,不经过任何发酵或破碎过程。这一工艺使得福建白茶保留了茶叶中丰富的养分,具有清香而不失原始自然的口感。
福建白茶的保存
对于福建白茶的保存,人们有着不同的意见。许多人认为,福建白茶越陈放越好,因为它的味道会变得愈发浓郁。然而,实际上,福建白茶的保存对于口感和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
首先,福建白茶应该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以确保茶叶不会受潮或变质。其次,应该避免存放在有异味的地方,以免影响茶叶的香气。此外,福建白茶也可以采用真空包装的方式进行保存,以延长其保鲜期。
福建白茶的品尝
福建白茶的品尝是一项艺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当我们品味福建白茶时,首先要注意浸泡的时间和温度。一般来说,福建白茶的浸泡时间应该控制在3到5分钟之间,水温适宜为85℃至90℃。
当福建白茶冲泡好后,我们可以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和香气。福建白茶的叶片通常较为完整,呈现出嫩绿色,香气清香扑鼻。接下来,我们可以品尝福建白茶的口感和滋味。福建白茶口感醇厚、回甘,让人回味无穷。
福建白茶的功效
福建白茶作为一种茶叶,自然也有着许多的功效。首先,福建白茶含有丰富的儿茶素以及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其次,福建白茶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平衡血压等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此外,福建白茶还有助于清热解毒、提神醒脑、清肠胃等作用。
结论
回到最初的问题:福建白茶是不是越久越好?虽然陈放能使福建白茶的味道变得浓郁,但过长时间的陈放可能会导致茶叶的品质下降。因此,我们应该在适宜的时间内品尝福建白茶,以保持其最佳口感和品质。同时,正确的保存方式也是延长福建白茶保鲜期的关键。
无论如何,福建白茶都是一种非常优质的茶叶,其特有的香气、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茶叶爱好者不可错过的选择。
四、白茶越久越好还是越新越好?
白茶越久越好。自古以来就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这是因为白茶的制茶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成品茶发酵的程度较轻,茶叶内质会在存放的过程中逐渐沉淀,茶叶的香气变得香醇,冲泡出的茶汤颜色也会由浅变深,最重要的是原本寒凉的茶性会逐渐变为温性。
五、白茶时间越久越好吗?
是的
白茶是存放的越久越好,老话不是说,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说的就是白茶。我们通常说白茶都是说老白茶,指的就是存放多年的白茶,比如你放个十几二十年,
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慢慢挥发,汤色也会越来越红,茶性也会逐渐由凉转温。随着茶叶的慢慢转化,茶性也会从新茶的寒性转化为老茶的温性,内在物质和口感,汤色也在转化,越陈口感变化也越丰富。
六、安吉白茶越久越好吗?
你好,白茶当然不是越陈越好,新鲜的白茶最好,例如今年茶季刚采摘加工的,茶尖更好。 春季可以喝到当年的新茶,你要注意,茶叶是食品,有保质期的,尽量选当年的新茶买吧,别囤积茶叶。 通常,密封包装的茶叶保质期是12个月至24个月不等。散装茶叶保质期就更短啦,因为散装摆放在外的过程就会吸潮、吸异味,这样不仅使茶叶丧失原茶风味,也更容易变质。 茶叶最怕高温、光和潮湿。所以,保管茶叶要干燥和低温,你可以把茶叶放入能密封的容器中,放入冰箱的冷藏柜,因为0~5℃能延长茶叶的食用时间。注意,瓶子要盖紧,罐里空气较少。双层盖都要盖紧,用茶叶装满别留空隙,这样罐里的空气较少,减少被氧化的机会。 当然,有些茶叶品种是越成越好的,像普洱茶、砖茶,保质期可达10到20年。
七、白茶砖越久越好吗?
白茶砖是存放的越久越好。
老话不是说,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说的就是白茶。我们通常说白茶都是说老白茶,指的就是存放多年的白茶,比如你放个十几二十年,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慢慢挥发,汤色也会越来越红,茶性也会逐渐由凉转温。
随着茶叶的慢慢转化,茶性也会从新茶的寒性转化为老茶的温性,内在物质和口感,汤色也在转化,越陈口感变化也越丰富。
八、老白茶放置的时间越久越好吗?
白茶与生普洱一样,储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和香浓,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一般五六年的白茶就可算老白茶,十几二十年的老白茶已经非常难得。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因此老白茶极具收藏价值。
九、为什么白茶越久越好,而红茶不是?
白茶的加工比较简朴,没有杀青,没有揉捻,主要的制茶步骤以萎凋、干燥 为主,最大程度地保留下一款好茶的天然原味。
在特殊的制茶工艺下,白茶内部的活性物质得以较好留存,后期在干燥、密封、阴凉等适当的储存条件下,白茶内在的风味物质,可以实现良好转化。
从新白茶的清香鲜爽,逐渐转变到老白茶的甘香醇厚。
绿茶在制茶时经历了杀青,内部的多酚类物质停止了转化,后期无论再放多久,也不会像白茶、普洱茶那样拥有后期转化空间。
绿茶的茶味体现,以“鲜”为主 。
但凡熟悉绿茶的茶友,都清楚一点,绿茶讲究趁新鲜饮用。
不然,存放一年大半载后,红茶内部的叶绿素容易被分解,外观色泽变暗。
同时,茶汤中的鲜味物质也在逐渐走下坡路。
放久之后,茶汤喝起来鲜味变弱,茶香变淡。
等到最后,一款红茶即使没有发霉变质,也会因“不鲜、不香、不好喝”等原因,失去卖点,招人嫌弃。
所以,像绿茶、黄茶、茉莉花茶、清香型铁观音等,但凡是讲究“趁鲜饮用”的茶类,它们的赏味期有限,不提倡久存,早点喝完才不会造成浪费。
十、人参为什么年头越久越好
人参为什么年头越久越好?
人参,作为中医药中的珍贵草药,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而被认为年头越久的人参越好的说法也广为流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参年头越久越好呢?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人参的属性特点,解析其中的原理。
人参的药用价值
人参源于东亚地区,几千年来一直被用作药物和滋补品。根据中医理论,人参具有温补元气,益气生津,健脾开胃等功效。它被广泛用于治疗疲劳、缺乏精力、消化不良以及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人参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有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和人参挥发油等。这些成分为人参赋予了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人参皂苷具有抗疲劳、抗衰老和抗炎等作用,人参多糖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而人参挥发油则具有镇静、促进睡眠的功能。
人参的贮藏与品质变化
人参是一种地下根茎植物,其贮藏方式与贮藏时间对其品质有着重要影响。据研究,人参经过贮藏后,其有效成分含量会发生变化,同时药效也会有所改善。年头越久的人参在贮藏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物质代谢和化学反应,使其药效得到提升。
首先,人参在贮藏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会引发人参体内酚类物质的合成,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增强其药效。
其次,人参还会发生酵素催化反应。酵素的作用使人参中的多糖类物质分解成较小分子,提高其溶解度和生物利用率,同时增加了药效。
此外,人参中的苷类物质在贮藏过程中也会发生降解。这种降解促使人参中的其他有效成分得到释放,提高了药效。
人参年头越久越好的原理解析
综上所述,人参年头越久越好的原理可以解析为以下几点:
- 药用成分增加:人参经过贮藏后,氧化和酵素催化反应促使其药用成分增加。年头越久的人参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有效成分,药效也相应提高。
- 溶解度提高:贮藏过程中的酵素催化作用使人参中的多糖类物质分解成较小分子,从而提高了其溶解度和生物利用率。年头越久的人参在此过程中受到了更长时间的酵素催化,其溶解度也相应提高。
- 药效增强:贮藏过程中苷类物质的降解促使其他有效成分得到释放,进一步提高了人参的药效。年头越久的人参在此过程中通过更长时间的降解作用,使药效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人参在贮藏过程中并非越久越好。如果贮藏时间过长,人参可能会遭受虫害、霉变等问题,导致药效下降甚至失去药用价值。因此,在选择人参时,要选择质量可靠、保存良好的产品。
如何储存人参
为了保持人参的质量和药效,正确的储存方法尤为重要。以下几点是储存人参的建议:
- 湿度控制:人参应储存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中,避免吸湿变质。同时,也要避免储存在过于干燥的环境中,以免使人参失去水分。
- 温度控制:人参应储存在避光、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中,防止暴晒和高温,以免人参受热而降低药效。
- 密封包装:将人参放置在密封包装中,以免氧化反应过快导致药效下降。
以上就是关于人参年头越久越好的解析和储存方法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