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绿茶 > 正文内容

香山早茶属于什么茶?

富硒茶叶 2024-11-05 08:39 绿茶 0

一、香山早茶属于什么茶?

香山早茶属于绿茶的一种

香山贡茶产于重庆奉节县。

产于奉节县白帝镇境内的香山,是唐、宋、清三代贡茶。目前园内还保存着几十株清代遗留下来的茶树

品质特征:条索紧直,嫩绿色润,白毫显露,香高持久,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嫩绿黄亮,叶底嫩黄匀整。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的开篇即写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指出茶是产于南方的草木。其后又更加精确地点出了茶的主产地:“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和抱者,伐而掇之。”这其中的“巴山峡川”,就是指以今重庆为主的大巴山和三峡地区。

二、乌牛早茶扁形绿茶杀青温度多少最合适?

绿茶杀青叶温度要求在1至2分钟内迅速上升到85℃以上,不得超过3到4分钟。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杀青初期为了迅速、及时地钝化酶的活性,要求叶温在1-2分钟内迅速上升到85℃以上,

三、香山是哪个国家的名山?

香山介绍

香山(Xiangshan),又名紫竹山,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名山。以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遐迩。

香山海拔559米,总面积199.5公顷。山上植被茂密,四季景色各有千秋。山脚下的香山公园是京城著名的避暑胜地,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香山所在国家

香山位于中国,属于中国的名山之一。作为中国的独特风景之一,香山是国内外游客了解中国自然风貌和文化底蕴的重要景点。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国家,拥有着众多著名名山,香山就是其中之一。中国的名山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各具特色,香山作为其中的一颗明珠,以其独特的美景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探索。

不仅中国人民热爱香山,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也纷纷踏足香山,希望亲身体验中国的自然奇观和文化魅力。他们来到香山,不仅可以欣赏到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还可以感受到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参观香山的建议

如果您计划前往参观香山,以下是一些建议:

  • 时间选择:春秋季节是最佳的参观香山的时间段,此时天气适宜,山上的植被蓬勃生长,景色最美丽。
  • 交通方式:您可以选择乘坐地铁、公交或出租车前往香山公园。交通非常便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做出合适的选择。
  • 游玩顺序:建议从香雪海开始游玩,然后沿着山路向上游览。在山顶,可以欣赏到整个北京城市的壮丽景色。
  • 注意事项:参观过程中,请注意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爱护自然资源。同时,注意安全,遵守公园规定,不乱跳栏杆或攀爬悬崖。

希望以上信息能为您提供关于香山的全面了解。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计划前往香山游览,相信这篇文章对您会有所帮助。

四、香山论坛的香山是哪里?

香山指的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边的一座山,海拔高度557米,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香山山势陡峭,四季风景各异,山上有众多的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如香山寺、宣化寺、藏经阁等。此外,香山还是中国著名的紫荆花观赏地,每年春季都有成片的紫荆花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欣赏。除此之外,香山还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地点之一,毛泽东曾在此开会制定“香山纪要”。

五、香山居士是哪个香山?

白居易,香山居士,香山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因盛产香葛而得名,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所以,白居易逝世后葬地龙门之东山,后其山因景色绝佳称香山,白居易墓地称白园。其地建有香山寺。

六、广东早茶是啥

广东早茶是一种独特的粤菜文化,是广东人早上享用的独特美味。早茶起源于广东,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已成为广东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说广东早茶起源于宋朝,当时的广东人喜欢早起到茶楼喝茶,搭配一些小吃,形成了独特的早茶文化。

广东早茶的特点之一就是品种繁多,种类繁多。可以说广东早茶是一种菜单非常丰富的早餐。有各种各样的蒸点心,如糯米鸡、肠粉、鲜虾饺等等。还有糕点类,如鸳鸯糕、香芋糕、凤爪糕等等。此外,还有汤品类,如咸瘦肉粥、绿豆沙、叉烧包等等。总之,广东早茶的种类繁多,无论是甜点还是咸点,都有无数的选择。

广东早茶的文化意义

广东早茶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广东人文化的一部分。广东人早起到茶楼喝茶,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交形式。人们可以在茶楼中与亲朋好友共聚,一边品尝美味的早茶,一边聊天谈笑。这不仅仅是一种吃喝的行为,更是一种享受和放松的方式。

广东早茶的文化意义还体现在它的制作工艺上。广东的蒸点心制作工艺独特,需要经过精细的制作工序。比如糯米鸡,需要先将糯米蒸熟,再包裹在鸡肉上,最后再蒸熟。这些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反映了广东人对于美食的追求和热爱。

广东早茶的文化意义还表现在它的影响力上。广东早茶已经不仅仅是广东特有的文化现象,而是成为了代表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现在,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可以看到有专门供应早茶的茶楼,广东早茶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追逐的美食。

广东早茶的推荐

广东早茶的种类繁多,那么在众多的早茶中,有哪些是值得推荐的呢?我来为大家推荐几个经典的早茶。

首先推荐的是“鲜虾饺”,这是广东早茶中非常经典的一道菜品。鲜虾饺的制作十分讲究,选用新鲜的虾仁搭配上滑嫩的饺皮,口感鲜美,非常受人们喜爱。

其次是“叉烧包”,这是广东早茶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蒸点心。叉烧包的馅料是用特别的调料腌制过的烧肉,搭配上软糯的包子皮,入口香甜可口,是许多人心中的最爱。

另外还有“凤爪”,这是广东早茶中的一种特色菜品。凤爪需要经过腌制和蒸煮,形状饱满,肉质鲜嫩,味道鲜美,非常适合搭配早茶一起品尝。

除了这些经典的早茶,广东还有许多其他美味的早茶,如糯米鸡、香芋糕等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魅力。

结语

广东早茶作为广东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享受。它的品种繁多、制作精良、文化意义丰富,让广东早茶成为了广东的一张名片,也成为了代表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希望大家有机会去广东品尝正宗的早茶,亲身感受其中的魅力和美味。

七、高绿茶是高山绿茶还是高级绿茶?

这两种解释都有。

目前能叫“高绿”的,一般都是中低档茶。正直的高山茶比较少。

这类茶往往又是大批量生产,不是名优茶,没有一个雅的名字,所以一般又是高级绿茶统称。

不管他是高级绿茶,还是高山绿茶

只要叫高绿的,通常就是指大宗茶。

八、香山论坛是在香山举行吗?

香山论坛并不是在香山举行,而是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香山论坛是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主办的“国际安全合作与亚太地区安全”论坛,已发展成为全球重要安全对话平台之一。

九、什么是绿茶和绿茶叶?

关于《什么是绿茶和绿茶叶》的问题,绿茶叶加工之后,才成为绿茶,而绿茶叶是刚从茶树上採摘下来的。

十、香山帮是怎样的存在?

◆香山帮的传承,不能空喊口号,更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融入市场的大浪大潮中。

正解局出品

北京故宫,中国遗存至今最大的古代建筑群。

苏州园林,中国江南园林的代表。

二者从时空距离到感官都似乎都找不出任何关联,但是它们背后,却都闪现着同一个身影,那就是有600多年历史的“香山帮”。

这个香山,既不是北京的香山;这个帮,也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帮会组织。他们,是一群匠人、一个建筑流派,是一代代史书上没有名姓,却把历史堆砌到今天人们眼前的人。

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看到600年前的故宫、天安门、苏州园林,也许只有他们,才能让下一个600年的时候,我们的后代还能一睹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精巧。

01

建天安门的苏州人

2017年,CNN评选出了年度全球十大豪宅,第一名竟然是一座名叫“桃花源”的中式建筑。

新闻报道

“桃花源”售价10亿元,建造者,正是“香山帮”。

“香山帮”在中国传统建筑行业里可是大名鼎鼎,他们拥有60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名作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安门、故宫三大殿。

2019年,故宫博物院监制的剧集《故宫如梦》亮相,这部剧集讲述的就是“香山帮”开山鼻祖蒯祥营造故宫的故事。

这位吴县香山(今苏州胥口镇)人,和他的父亲还有众多老乡,一起被征召到北京去修建皇城。他以精湛的技艺折服了皇帝,被称作“蒯鲁班”,最后甚至做到工部左侍郎的二品官。

《明宫城图》中保留了香山帮鼻祖蒯祥的画像

他和来自苏州的这些能工巧匠,也叫响了“香山帮”的名号。

从此,“香山帮”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界中一个重要的流派,绵延至今。

其实,在“香山帮”成名之前,无数手艺精湛的苏州工匠,早已把“苏派建筑”形成了体系,并且建造出了沧浪亭、狮子林等流传至今的名园。

香山帮的营造风格也成了“苏派建筑”的代名词。

在千百年后的今天,“香山帮”仍在用传统技艺,延续着中国建筑之美。远隔苏州千里之外的西藏,从1989年第一次修缮布达拉宫开始,一半的维修任务,都是交给“香山帮”的匠师们完成。

“香山帮”的匠人们,还把中国古典建筑原汁原味地搬到了大洋彼岸。

1978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代表团来中国,希望能移建中国园林。

1980 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明轩” 工程结束,香山帮的工匠们留影

香山帮的工匠以苏州网师园为蓝本设计了“明轩”。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只有30米长,13米宽的空间里,楠木轩房、曲廊、假山、半亭一应俱全,当时前总统尼克松看了赞不绝口。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的“明轩”

“明轩”于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第一个落户海外的苏式园林,建成后就成为纽约城里的东方盛景。

02

“香山帮”绝技

盖得了皇城,建得好园林,“香山帮”成了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中的重要流派,也因此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说起“香山帮”在中国传统建筑界如何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第一个原因自然是历史悠久的传承。

史书上虽然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但是史书只会描绘名园的盛景,却不会记录营造工匠的姓名。

所谓的“香山帮”,是对今天苏州胥口、光福附近营造匠人的一个统称。虽然香山帮扬名立万是在明朝,但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苏州周边就出现了许多擅长精细建筑技术的工匠。

到了唐宋时期,江南的经济蓬勃发展,达官显贵大兴土木兴建园林,给“香山帮”的兴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早在明朝皇帝朱棣召集“香山帮”修建故宫之前,北宋皇家就曾在苏州设置应奉局,专门征调能工巧匠北上营造府苑。

故宫太和殿结构图

鼎盛时期,“香山帮”的匠人多达5000人以上,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修建故宫名声大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苏州地区在当时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仅苏州城内的私家园林和庭院就有280多处。

正是有了市场需求,“香山帮”的工匠逐渐形成了一个集泥水匠、漆匠、堆灰匠、雕塑匠、叠山匠、彩绘匠等分工明确的营造业群体。

他们没有具体的组织机构,实际上又有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巨大合力。

让“香山帮”在传统营造行业拥有分量并且不断传续的第二个原因,是这种模式造成的一切凭“技术”说话的专业性。

“香山帮”的成员们有活就聚,没活就散。能把各门类的能工巧匠临时聚集在一起,需要一个核心人物,那就是“把作师傅”。

通常带头的“把作师傅”都是德高望重、技艺精湛的老师傅,除了指挥施工、承担技术和经济责任之外,更要对“关键技术”把关甚至亲自出手。

乾隆年间《姑苏繁华图》展现香山帮匠人的高超技艺

这样的合作模式决定了,在“香山帮”的匠人群体里,一切都要凭手艺说话。

就像前面说的蒯祥,他除了精通各个工种,甚至“能目量意营,准确无误”,仅凭目测和实际建造出的房屋也几乎丝毫不差。

手艺是决定一切的基础,想在“香山帮”立足或是有所建树,必须要有过硬的真本事,这也促使香山帮的工匠们,对技术的推崇和学习,有了发自内心的动力。

香山帮的宝典《营造法原》详细记录了传统营造技艺方法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香山帮”的顶级匠人,除了手艺出众,更是要懂得天文地理,有深厚的文化和美学素养的人。

就拿民国时期“香山帮”的代表人物姚承祖来说,出身木匠世家的他,祖父著有《梓业遗书》,而他原著的《营造法原》至今还是“香山帮”的一部“宝典”。

这本书是他当年在大学讲授建筑学的讲稿整理而成,是唯一记述江南地区代表性传统建筑做法的专著。

正是因为“香山帮”一代代匠人拥有深厚的文化和美学素养,才让他们手下诞生了故宫三大殿、狮子林、拙政园这些精美绝伦,让人流连的文化遗产。

03

没落之后的重兴

明清两代鼎盛一时的香山帮,却在近代走向没落。其中原因,与时代变迁境遇息息相关。

一是连年的灾祸,动荡的社会让香山帮祖祖辈辈靠子承父业、师徒传授的秩序被彻底打乱。

清光绪初年,香山帮营造的业务低迷,匠人们也只能回家种地,在农耕之余从事本业。

二是苏州近代被迫成为通商口岸,加上西学东渐,西方建筑文化逐渐渗透,挤压了香山帮和中国传统建筑的地位。

洋楼成了时髦,中式建筑被人鄙弃,香山帮的工匠更是少了用武之地。

三是人才流失和断层。

其实在民国中期,香山帮曾经有过短暂的复兴,据《吴县城乡建设志》统计,当时吴县香山帮工匠人数在2000人以上,占当时全县建筑工匠总数的60%。

可惜好景不长,到1940年代,因为社会经济衰退,当地的营造厂已经只能雇用三五个人,做一些简单的维修工程了。

香山帮在改革开放后才重新又回到大众视野

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重现活力,香山帮才又重回人们的视野。

1980年代,苏州乡镇纷纷成立建筑队,仅吴县就有22000多人从事建筑行业。

香山帮匠人这个群体再度登上历史舞台。

表面繁荣的背后,是香山帮和传统古建技艺后继无人的危机。

事实上,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09年香山帮营造被列入非遗,虽然中国房地产市场中传统古建越来越火,但是真正掌握香山帮营造技艺精髓的人,却越来越少。

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代,学艺时间长,收入又不高的手工匠人很难融入社会,年轻一代有更好的职业选择,自然很少愿意去学习传统的建筑工艺。

就连香山帮鼻祖蒯祥的后代,也渐渐不再从事这种传统工艺,转而经商。

此外,想得到“真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营造技术容易学,可技术背后对苏派建筑文化和艺术内涵的理解,对香山帮营造技艺的文化寓意,对自然、人文的解读,才是香山帮的真正内涵。

缺少耳濡目染的熏陶,充其量只能是工,而成不了匠,更不用说成为大师了。

非遗传承人主讲的香山帮非遗文化公开课,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

2018年发布的(2014-2018年)全国传统建筑行业数据指标中,传统建筑行业人均产值为48.75万元。虽然整体是增长的趋势,但在整个建筑行业中处于偏下水平。

企业平均职工数量62人,拥有中级以上职称人数44人,占比65%,企业管理者平均年龄57岁,人才流失率0.8%,这也反映了传统建筑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人才结构不太合理,人员流动性小,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现象。

市面上的仿古建筑,虽然施工者多打着香山帮的名头,可无论从营造工艺还是形制,都徒有其表,而缺失了其中的文化意蕴。

缺少传统文化底蕴的审美,现代仿古建筑成了不伦不类的笑话

好在,重新振兴香山帮,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

首先,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迅猛,2017年的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普遍占到GDP的15%左右,美国甚至超过了20%,而中国则刚刚超过3%。

这个差距的背后,蕴藏着一个广阔的市场,这无疑为香山帮通过营造技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提供了强大的物质载体。

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其次,苏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香山帮的再度振兴有了生根的土壤。

作为明清时期全国经济、文化中心,苏州的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厚,苏州园林和大运河两个世界遗产,都与香山帮的兴盛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苏州走向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就是在那时还是贝家私人宅院的狮子林里成长起来,他从香山帮营造的园林中发现了人与自然共存的道理:

人以创意为自然添色,而自然也激发人的创作灵感。我的作品也体现了这一精神。从建筑最初的设计,经过施工最后竣工需要几年时间,这漫长的过程如同庭园中的造石。

少年贝聿铭在狮子林

如今,当代的苏州青年,也逐渐对这传承了千百年的香山帮营造工艺产生了兴趣。

他们中,既有因为兴趣而拜师的80后、90后,又有香山帮营造团体与苏州大学合作培养的大学生。对传统技艺的向往和传承,则是他们共同的志向。

04

在市场中传承

从香山帮的兴衰历史不难看出,经济对它的繁荣具有决定作用。

越来越多年轻人投入香山帮营造传承中,非遗大师举行收徒仪式

苏州的香山帮营造团体,也为自己的发展想好了去路,向文化产业的方向延伸,把设计、咨询、施工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一条龙服务,更好地走向市场。

就拿第一豪宅苏州“桃花源”来说,能卖出10亿元的天价,靠的不仅仅是情怀,还有文化。

由香山帮工匠按照传统营造技法修建的桃花源

据说,“桃花源”复刻了宋朝苏州平江古城的规划理念,南北主轴、东西水巷、八座园林和“春夏秋冬”四季院,32间卧室全部朝南,为了保证最佳采光。

更为难得的是,“桃花源”全部采用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的方法构建,大到建筑、庭院、平台、假山,小到檐口木雕、栏杆、油漆砖瓦,从造型到工艺都和古法对应,有据可查,有典可循。

开发商造出了独一无二的豪宅,消费者买到了心仪的房子,香山帮施展了手艺,获得了效益,也传承了文化。

一千年前建皇宫,现在造豪宅,香山帮的传承,不能空喊口号,更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融入市场的大浪大潮中。

知乎来源:正解局:建千年皇宫,造十亿豪宅:这群苏州人,凭什么影响中国建筑?

原来源:建千年皇宫,造十亿豪宅:这群苏州人,凭什么影响中国建筑?

正解局,穿透信息迷雾,正解中国成长的力量。正解局是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华尔街见闻、雪球、蚂蚁金服、世界经理人等多家主流财经社区特邀入驻,每天全网阅读超过200万人次。欢迎扫描下面二维码或者微信搜索正解局(ID:zhengjieclub)关注。

相关文章

绿茶的种类有哪些?

绿茶的种类有哪些?

一、绿茶的种类有哪些? 1、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的名气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民国期间,已成为中国的名茶之首。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