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作品?
一、南园作品?
《南园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组诗作品。这十三首诗或写景,或抒情,刻画田园生活的安逸,抒发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叹,语言清新,诗情隽永,耐人寻味。同时这组诗是了解、研究李贺居乡期间的思想和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南园译文?
南园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全文翻译:
男子汉大丈夫,你为什么不佩带兵器,
去收复大唐的失地--五十座城池?请
你到凌烟阁上去看看吧,
被封做万户侯的功臣里有哪一个是读书人
三、江南园林八大要素?
园林要素的主要内容包括:山、水、叠石、建筑、植物、道路、电、设备(喷水系统等)。统称八大要素
四、中国江南园林的三大峰?
苏州冠云峰:置于留园鸳鸯厅北陀的一泓池水前,和分立左右的瑞云峰、岫云峰相映成趣,被称为留园三峰,为姑苏园林一大景观。传说为北宋“花石纲”遗物,已有1000多年历史。此石高达6.5米,清秀挺拔,兼具透、皱、瘦、漏的特点,是太湖石中的佼佼者,历来享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
上海玉玲珑:置于豫园玉华堂前草坪上,高约4米,俏丽精致,玲珑剔透,有迎风玉立之势,与元代铁狮、清代紫藤、明代银杏合称为“豫园四古”。此石上有72个孔穴,自上浇水,洞洞流滴,自下烧烟,穴穴冒气,实乃鬼斧神工的天然佳石,颇具奇趣。
杭州皱云峰:原置于西湖花圃盆景室外的草坪上,后被移至岳王庙对面的“江南名石苑”中。此石高2.6米,狭腰处仅0.4米,全身褶皱特多,体态秀润,玲珑多窍,有“形同云立,纹似波摇”的天趣,石上刻有“皱云峰”3字,十分引人注目,有西湖奇石之称。
五、有哪些冷门的江南园林?
常熟毗邻苏州,园林所存其数亦多,为今日研究江南园林重要地区之一。现在将调查所得介绍于下:
【燕园】位于城内辛峰街,又名“燕谷园”。本蒋氏所构。钱叔美作《燕园八景图》。咸丰间属归氏,清末归《续孽海》作者张鸿(燕谷老人)。在常熟诸园中规模属于中型,但保存较为完整,为今日常熟诸园中的硕果。
这园的平面狭长,可分为东、西、北三部分。我们从冷僻的辛峰街上一个小石库门入园,门屋五间北向,其西长廊直向北。稍进复有东西向之廊横贯左右,将这一区划分为二。循廊至东部系一小池,池旁耸立假山,山南书斋四间,极饶幽趣。池水沿山绕至书斋旁,曲折循山势如环抱状,上架三曲石桥,桥复有廊。山间立峰,其形多类猿猴,或与苏州狮子林之命意同出一臼。
山下水口曲折,势若天成,实为佳构。山巅白皮松一本,高达数丈,虬枝映水,玉树临风。池北西向建一楼,登楼可望虞山。楼旁为花厅三间,是前后二区间极好的过渡。自花厅旁上砖梯登阁,阁八边形,亦西向,今废,用意与楼相同。梯后杂置修竹数竿,成为极好的留虚办法。阁下假山二区,上贯石梁,山下有洞,题名“燕谷”,曲折可通。洞内有水流入,上点“步石”,巧思独运。
这处假山虽运用黄石,而叠砌时,并不都用整齐的横向积叠,凹凸富有变化,故觉浑成。尤其山巅植松栽竹,宛若天生,在树艺一方面有其特有之成就,是值得研究的。在此小范围中,虽曲折深幽略逊苏州环秀山庄,但能独辟蹊径,因地制宜,仿佛作画布局新意层出,不落前人窠臼。
传假山与苏州环秀山庄同出戈裕良之手(钱泳《履园丛话》“燕谷”条:“前台湾知府蒋元枢所筑。后五十年,其族子泰安令因培购之,倩晋陵戈裕良叠石一堆,名曰燕谷。园甚小,而曲折得宜,结构有法。”),从设计手法看,似可征信。
山后为内厅三间,庭前古树成荫,是主人住处。其旁西向有旱船一,今已废。观其址,其间亦小有曲折。厅西为长廊直通园门。 园以整体而论,将狭长地形划分为三区。入门为一区,利用直横二廊以及其后的山石,使人入园有深邃不可测之感。东折小园一方,山石嶙峋,又别有天地。尤可取的,是从小桥导入山后的书斋,更为独具曲笔。后部内屋又以假山中隔,两处遥望,则觉庭院深深,空间莫测。
【赵园】位于西门彭家场,又名“赵湖园”,旧名“水吾园”。清代同光间为赵烈文别业,易名赵湖园,其后归武进盛宣怀。盛氏改为宁静莲社,供僧侣居之。解放后为常熟县立师范校址。
园以一大池为主,其西南两面周以游廊,缀以水阁。旱船在池的南端,其前有九曲桥可导至池中小岛。岛西有环洞桥,园外水即自此入内。北有水轩三间,面临小岛。南面廊外原有小院一区,东面亦有建筑物,皆已不存。今池水因辟操场有所填没,面积已较从前大减。
以今日所存推想当日情况,设计时运用园外活流进入池中,以较辽阔的水面与回廊、平冈相配合,并以园外虞山为借景,引山色入园,实能从大处着眼深究借景的。
【虚廓园】又名“虚廓居”,在九万圩西,即明代钱岱(秀峰)小辋川废址的一部分,光绪年刑部郎中曾之撰(曾朴之父)所建。
入门水榭三间,其前池水逶迤,度九曲桥至荷花厅,坐厅中,可眺虞山。厅后小院一方,植山茶数本。东折又有一院,均曲折有度,为此园今日最完整处。东首残留假山废墟,其间的廊屋亭台皆已不存。西部为曾氏住宅,系洋楼三间,满攀藤萝,其前植各种月季数千本,今皆不存,而红豆一树犹为园中珍木。
此园陆与水的面积相近,空间也较辽阔,变化比赵湖园为多,可惜除小院二区尚有其旧外,余仅能依稀得之。今为常熟县立师范宿舍。
六、茶叶大省?
江苏省 江苏自古以来就是产茶大省,江苏茶区属于江南茶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气候、土壤条件适宜的江南和江北沿江西部地区
七、十大江南园林的特点?
江南园林分为江南古典园林和江南现代园林两种,而古典园林较为著名。江南园林中,以江南“四大名园”为代表,即南京瞻园、苏州留园、拙政园、无锡寄畅园。除此之外,上海豫园,扬州瘦西湖、个园 、何园,苏州沧浪亭、狮子林,南通水绘园等都是江南古典园林的典范。
其特点:
建筑特征布局
元素苏州园林是盎然诗意、文人雅趣、以建筑读文学;南京园林是在追求建筑之美上,带有皇家色彩与政治意味,多使用的方正、肃穆、端庄的布局元素;杭州园林是山水自然的顺畅延续,讲求与环境的交融;扬州园林是雄厚经济实力和盐商务实审美趣味结合的产物。
叠石理水
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宋徽宗营艮岳,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散落遗物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植物园绉云峰,苏州瑞云峰。又发展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并用黄石、宣石等。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活动于江南地区,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今存者,扬州片石山房假山,传出石涛手。戈裕良所叠山,以苏州环秀山庄假山为代表,今尚完好。常熟燕园黄石湖石假山经修理已失旧观。
花木众多
苏州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和明画家文徵明手植藤。扬州历来以莳花而闻名。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称花瑞。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江南园林按中国园林的传统,虽以自然为宗,绝非丛莽一片,漫无章法。其安排原则大体如下:树高大乔木以荫蔽烈日,植古朴或秀丽树形树姿(如虬松,柔柳)以供欣赏,再辅以花、果、叶的颜色和香味(如丹桂、红枫、金橘、蜡梅、秋菊等)。江南多竹,品类亦繁,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或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也有赏其声音的,如雨中荷叶、芭蕉,枝头鸟啭、蝉鸣等。
巧于因借是江南园林的另一特点,利用借景的手法,使得盈尺之地,俨然大地。借景的办法,通常是通过漏亩使国内外或远或近的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有限的空间以无限延仰,使人游来意无免有时也用国内有国,大国包小国,造成空间多变,层次丰富,这种园中之园,又常在曲径通幽处,在你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队却又“柳暗花明又一村”,使之产生“迂回不尽致,云水相忘之乐”。有时远借他之物、之景,为我所有,丰富园景。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木的有机统一。与一般艺术不同的是,它主要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成功的园林艺术,它既能再现自然山水美,又高于自然,而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八、南园的由来?
南园原为明代万历年间首辅王锡爵赏梅种菊处,于明万历年间始建,原占地18亩。清初,其孙子大画家王时敏邀请当时一代造园名家张南垣主持增拓其园。1998年为弘扬娄东文化,太仓市政府决定修复南园,并邀请省文管会戚德耀工程师一起,参考了收集的老南园照片,图纸资料,逐步给以恢复。重建修复的南园,在南园旧址的基础上加以了扩建,目前占地50多亩。
九、南园始创时间?
南园建于明朝万历年,是当时宰相王文肃(字锡爵)营建,占地三十余亩。主要建有“绣雪堂”、“潭影轩”、“香涛阁”诸胜,是王宰相处理政务和种梅养菊之处,太仓民间亦称南园为“太师府”。
十、江南园林的三大名峰?
苏州冠云峰:置于留园鸳鸯厅北陀的一泓池水前,和分立左右的瑞云峰、岫云峰相映成趣,被称为留园三峰,为姑苏园林一大景观。传说为北宋“花石纲”遗物,已有1000多年历史。此石高达6.5米,清秀挺拔,兼具透、皱、瘦、漏的特点,是太湖石中的佼佼者,历来享有江南园林峰石之冠的美誉。
上海玉玲珑:置于豫园玉华堂前草坪上,高约4米,俏丽精致,玲珑剔透,有迎风玉立之势,与元代铁狮、清代紫藤、明代银杏合称为“豫园四古”。此石上有72个孔穴,自上浇水,洞洞流滴,自下烧烟,穴穴冒气,实乃鬼斧神工的天然佳石,颇具奇趣。
杭州皱云峰:原置于西湖花圃盆景室外的草坪上,后被移至岳王庙对面的“江南名石苑”中。此石高2.6米,狭腰处仅0.4米,全身褶皱特多,体态秀润,玲珑多窍,有“形同云立,纹似波摇”的天趣,石上刻有“皱云峰”3字,十分引人注目,有西湖奇石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