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br工艺是哪两种工艺组合?
一、msbr工艺是哪两种工艺组合?
msbr工艺被认为是目前最新的一体化工艺流程,它是由a2/o系统与常规sbr系统串联组成,具有二者的全部优点。因而它具有同时高效去除有机物与氮、磷污染物的功能,出水水质稳定。
二、白茶工艺是怎样的?
以下是白茶的常见工艺过程:
1. 采摘:白茶一般采用嫩芽和未开放的花蕾作为原料。采摘时间一般在清晨,当露水蒸发后,茶叶含水量最低。
2. 晾凉:采摘后的茶叶要在通风处晾凉,使其失去一部分水分,达到适当的含水量。
3. 处理:白茶的处理过程相对简单,通常不经过揉捻、杀青等工艺。而是将采摘的嫩芽或花蕾晾干,保持其天然状态。
4. 干燥:晾干的茶叶会在阳光下或室内自然晾干,直至水分完全蒸发。一般来说,白茶的干燥过程比较缓慢,保持茶叶的原始形态。
5. 筛选和分级:干燥后的茶叶会经过筛选和分级,去除杂质并将茶叶按照大小和质量进行分类。
6. 包装:最后,白茶会被精心包装,以保持其新鲜度和质量。
三、白茶是工艺还是茶种?
是茶种。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白茶是六大茶类中最接近自然状态的,它不揉捻造作,属于微发酵茶。老白茶既是白茶,又是老茶。它是白茶新茶通过合适储存的方式,历经岁月沉淀所得的陈年精华茶。所以我们所说通常意义上的老白茶,指存放三年及以上的陈年白茶。
四、nfc有哪两种贴合工艺?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贴合工艺主要有两种:1. 贴片式贴合工艺:将NFC芯片贴片粘贴在特定的载体上,例如纸张、塑料片等,然后将贴有芯片的载体与其他材料进行粘合或加工,形成最终的NFC产品。2. 嵌入式贴合工艺:将NFC芯片直接嵌入到其他材料中,例如塑料、玻璃、金属等。这种工艺通常需要通过热压、激光切割等工艺将芯片嵌入到材料内部,以实现更紧凑和美观的设计。
五、PCB中BGA两种工艺都是哪两种?
PCB中BGA(Ball Grid Array)的两种工艺分别是普通BGA和球柱BGA。
普通BGA工艺是将电子元器件焊接在PCB板上,通过为BGA提供焊球(Solder Ball)的连接方式来完成电路连接。
而球柱BGA工艺则是在普通BGA的基础上,增加了由钢球和导体柱构成的连接方式。
这种新的工艺可以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电气性能,因为球柱BGA能够在面对极端环境和机械应力时,提供更大的连接强度和抗震动能力,并且具有更低的电阻和电感。
这两种工艺均在PCB中应用广泛,可以满足不同的电子元器件连接需求。
六、白茶养青工艺?
养青工艺是将从茶树采摘来的幼嫩芽叶茶青送到茶叶加工场所(茶厂),对鲜叶茶青准备制作加工前所进行‘养护’的第一道工序。
它的实质是通过‘养青’将刚采下的茶青鲜叶附在叶表皮的水份散发,疏通鲜叶表皮气孔,让鲜叶“呼吸作用”能顺畅,保护茶青鲜叶上下表皮、叶肉组织新鲜完整,保证鲜叶“酶”能保持‘活化’功能。通过鲜叶“酶”活化分解合成茶多酚类、茶蛋白类、碱类、茶芳香物质等等有机物小分子成分。从而可以提高成品白茶香气,茶汤水浓稠度和鲜爽度。
七、白茶的加工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
1、采摘
每年春白茶的采摘规律:先采白毫银针、再到白牡丹、最后是春寿眉。
每年最早开采的一批银针,它的芽头内积蓄着茶树修炼一个冬天的能量,有一个比较萌的名字,叫“头采米针”。随着茶树的不断生长,白毫银针的采摘落下帷幕,白牡丹紧接着登场,将白茶春茶季推向新高潮。
等到茶树新梢上的芽头变得更瘦,叶片长得更圆时,春寿眉正式出场,一直延续到立夏之前,整个白茶春茶季方才正式画上句号。
采茶时需遵循“十不采”的原则,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风伤芽不采、病态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等等。诸如此类的高标准的严格采摘要求,才能成就珍贵无比的白茶。
2、萎凋
室内温度:采用自然萎凋工艺的春茶,萎凋温度15℃~25℃,夏秋茶温度25℃~35℃。加温萎凋室内温度25℃~35℃。
萎凋时间:正常气候的自然萎凋总历时40h~60h;加温萎凋总历时16h~24h。
萎凋凋程度:萎凋话度时的萎凋叶含水量为18%~26%。萎凋芽叶毫色银白,叶色转变为灰绿或深绿;叶缘自然干缩或垂卷,芽尖、嫩梗呈“翘尾”状。
3、拣剔
白茶应拣去腊叶、黄叶、红张叶、粗老叶及非茶类夹杂物。
4、烘焙
烘焙次数2次~3次,温度80℃~110℃,历时10min~20min。
白茶的四个分类定义
1、白毫银针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单芽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2、白牡丹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3、寿眉
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或叶片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4、贡眉
以群体种茶树品种的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拣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成的白茶产品。
八、白茶加工工艺步骤?
1、采 摘
白茶根据品种不同,采摘亦有所不同,白毫银针为单芽,白牡丹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贡眉为嫩梢,寿眉为叶片等,采摘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 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 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九、白茶工艺流程?
1 鲜叶采摘
一般采摘大白、水仙茶树品种或群体种的芽、叶、嫩茎为原料。采单芽制作白毫银针,或通过采一芽一叶的原料的基础上再通过人工抽针(即摘取芽头)制作白毫银针。采一芽一至二叶制作白牡丹。采一芽二至三叶制作贡眉。采一至三叶带驻芽嫩梢或叶片制作寿眉。采摘环节要注意保证茶青的新鲜度,避免物理损伤等。
2 萎凋
萎凋是白茶的关键工艺,茶鲜叶通过萎凋,失去水分,轻微发酵,达到白茶的品质状态。白茶萎凋适宜的温度在20℃~25℃,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萎凋叶含水率在10%~15%。白茶萎凋时间需在36h~72h之间白茶品质较好。时间过短则氧化不充分,多酚类含量高,青气重且带苦涩味,时间过长则生化成分消耗过多,滋味淡薄且色泽偏暗。民间有比喻白茶的萎凋工艺“你就这样静静的躺着,时光改变了你鲜活的模样,直至两鬓斑白。”
将萎凋叶进行并筛,促进茶多酚酶的氧化作用,去除青气,增加滋味的浓醇度。并筛厚度一般在25cm~35cm,温度控制22℃~25℃;并筛时间视萎凋叶的实际情况而定。
4 干燥
通过干燥萎凋适度叶,固定品质,发展茶香,形成白茶产品。白茶干燥温度一般掌握在80℃~90℃,烘干后茶叶水分在5%~7%。
在初制的基础上,通过精制(拣剔→归堆→拼配→匀堆→复烘→装箱)形成白茶产品。( 传统的白茶产品主要是芽茶(白毫银针)与叶茶(白牡丹,贡眉,寿眉)。1968年福鼎白琳茶厂在传统白茶的基础上,应港商要求创制了“新白茶”。[6]新白茶主要是在萎凋工序后增加了轻揉捻的工艺,因原料相对粗老故焙火温度(120℃左右)也相对比较高,品质上有香气高滋味醇的特点。2006年创制白茶紧压茶,是将白茶散茶制成不同造型的饼茶。白茶饼的原料相对粗老,多为夏秋季寿眉,通过压饼,可减小空间,优化品质,增加滋味的浓纯度,同时利于收藏
十、新工艺白茶和传统工艺白茶哪个好喝?
其实两者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些程序,个人虽然喜欢传统工艺白茶,但是也不否定以后的趋势是新工艺白茶,作为自己喝口粮茶的话还是喝传统的吧,推荐政和白茶,味道更醇厚更鲜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