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萝卜酥:一款美味健康的茶点选择
一、绿茶萝卜酥:一款美味健康的茶点选择
绿茶萝卜酥简介
绿茶萝卜酥是一款结合了绿茶和萝卜的健康茶点。它由萝卜泥和绿茶粉混合制作而成,外层酥皮香脆,内部酥软可口。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们喜爱。
绿茶萝卜酥的制作过程
- 准备材料:新鲜的白萝卜、绿茶粉、面粉、白糖、植物油。
- 将白萝卜切成小块,放入搅拌机中搅打成泥状。
- 将面粉、白糖、植物油和绿茶粉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后加入萝卜泥,继续搅拌至成团。
- 将面团放入冰箱冷藏,让其休息片刻。
- 取出面团,将其擀平并切成小块,然后放入预热的烤箱中烘烤。
- 待烤至金黄色,即可取出享用。
绿茶萝卜酥的营养价值
绿茶萝卜酥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萝卜具有消食健胃、化痰止咳的功效,绿茶富含抗氧化剂,有助于提高新陈代谢。
适宜人群
绿茶萝卜酥适宜所有人群食用,特别是爱好甜食和茶点的人。对于想要保持健康的人来说,绿茶萝卜酥可作为一种美味的替代品,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还能摄入一定的营养。
结语
绿茶萝卜酥是一款美味健康的茶点选择。它不仅口感独特,而且营养丰富,适宜所有人食用。无论是举办家庭聚会还是享受悠闲下午茶时光,绿茶萝卜酥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二、萝卜绿茶做法?
步骤 1
冷锅冷水放入绿茶包,姜,葱白一小段、下白萝卜片,一小块(一指节那么大的立方)黄油,大火烧开。
步骤 2
烧开放糖,转小火慢炖。
步骤 3
炖一会儿入白胡椒与盐,继续炖煮。
步骤 4
白萝卜炖软后撒葱花出锅(大概二十分钟,多炖一会儿也没关系)
步骤 5
盛到碗里后放黄瓜丝、白萝卜丝,一小撮柠檬皮刨的丝提香。
步骤 6
开吃!非常清新!
三、萝卜绿茶的做法?
将白萝卜清洗干净,再切成薄片,放入到干净的锅子里面,锅子里面加入清水,将其蒸煮至软烂
四、绿茶和萝卜汤什么区别?
绿茶是一种饮品,有清热,降脂,解腻的功效。萝卜汤是一种菜汤,有顺气,止咳化啖的功效。
五、萝卜、胡萝卜、红萝卜、白萝卜、芜菁、欧防风、樱桃萝卜、黄萝卜等各种萝卜有什么区别?有哪些吃法?
全世界的萝卜有500多种,这篇回答会对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一些「萝卜」家族、以及像萝卜但不是萝卜的蔬菜,做个全面的梳理,以及介绍下它们的常见吃法:)
因为涉及到俗名、学名,南北方,中外等各种不同地区叫法的不同,所以我们以各种「萝卜」的拉丁名来做辨别区分。
先来回答下楼主的提问。
萝卜、胡萝卜、芜菁
这三个先拿出来比较,是因为它们分属不同的科属,也就是说胡萝卜和白萝卜并不是一家子,这个其实从口感上也能品出个蛛丝马迹,族谱上来讲,萝卜和大白菜可以算是表亲了,同属于十字花科,想想白菜的清甜,萝卜的清脆甜,是不是有那个「血缘关系」感觉了?
而胡萝卜所在的伞形科,我们看看都出了什么食用蔬菜(或者说香料)——香芹、香菜、孜然、茴香、白芷、当归。。。。是不是一个比一个「味道浓郁」?这个科是有名的「香料大族」,所以如果你家娃不爱吃胡萝卜,那真的不怪小朋友,胡萝卜的确是有「特殊的味道」。
然后也别怪有的人就算知道胡萝卜很有营养也不爱吃(比如我),想想大家对香菜的态度。。。
族谱关系如下:
日常大家容易把胡萝卜和萝卜混为一谈,是因为我们见到的基本都是它们的可食用根部,看着比较像,但如果你看它们整株的叶茎花,就非常容易区别了:
我娃最近在家种胡萝卜,看看这个叶子是不是就非常容易知道种的就是胡萝卜啦?
在美国时候我们家还在院子里种过青萝卜
芜菁Wú Jīnɡ
放在这里一起做对比,是因为这个问题下的评论有人问啦,芜菁的确和萝卜长的很像,毕竟同属于十字花科,但芜菁是芸薹属,萝卜是萝卜属。
那芜菁是什么呢?
芜菁(其中吃根部的这一种,英文里对应的是Turnip),拉丁名Brassica rapa subsp.rapa[1],又称为蔓菁、葑、诸葛菜、大头菜、圆菜头、圆根(云南)、恰玛古(新疆)、盘菜(浙江)、碟子萝卜或扁萝卜(江西),最早的种植是在古代中东的两河流域到印度河平原地区。
芜菁外观呈圆球、扁圆或圆锥形,根部颜色有白、黄和紫色。
中国为芜菁(蔓菁)的原产地之一,种植历史在3000年以上,《诗经》中称为葑fēng[2],看到这里大家如果了解白菜发展历史的,可能会想起来,古文中「葑」也指的白菜,那这其中又有什么渊源呢?萝卜和白菜到底是怎样的亲戚关系呢?这里要为我接下来一个月即将写好的「白菜、青菜家族蔬菜科普分类」文章做个小广告,喜欢这类科普爽文风格的盆友可以关注下我。
既然聊到了芜菁,一定要提下「新疆三鲜」,就是新疆皮牙子(洋葱)、新疆黄萝卜(黄色的胡萝卜,文章后面会专门聊),还有就是新疆的恰玛古(芜菁)。
芜菁口感和萝卜相比差别还是挺大的,含水量远不及萝卜,但含糖量和含淀粉量是远高于萝卜的,因此煮熟后的芜菁口感是面的,更像是土豆的口感,而且只有成熟后的芜菁,肉质变松软了才好吃。
芜菁富含维生素A,叶酸,维生素C ,维生素K和钙。食用方法可用盐巴腌制除去其芥辣口感,然后加糖生食,也可加入肉类或是年糕等食物进行烹饪。由于种植方便,食用的价值高。在古代中国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将其作为军粮(所以也叫诸葛菜),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也将芜菁作为主要的应急粮食解决军粮问题。
这里再稍微延展一下,就是芜菁和我们经常用来腌咸菜的芥菜疙瘩、苤蓝(大头菜),以及榨菜还是不太一样的(这几种也不是一种蔬菜,芜菁和甘蓝交杂后培育出了芜菁甘蓝,而苤蓝又是甘蓝的变种,叫球茎甘蓝,芸薹属各种杂交也是非常乱了!),这个我在前面的族谱里面已经做了区分,具体的内容我会放到白菜青菜甘蓝芥菜那一篇再去细说,这里就不过多展开了。
萝卜radish
萝卜(radish),十字花科萝卜属,拉丁名Raphanus sativus L. 也叫白萝卜,菜头(中国台湾地区的叫法,谐音彩头)、芦菔、莱菔、莱菔子、水萝卜、蓝花子等(萝卜从古到今的名字繁多复杂,而且很多诗情画意,如果要写,都可以单独开一篇了)。
咱们吃的这个萝卜,是世界上古老栽培蔬作物之一,最早是由欧、亚温暖海岸根部欠发达的野萝卜Raphanus raphanistrum L. 培植出来的,所以萝卜拉丁名Raphanus sativus L. 中带了一个「sativus」,这个种加词就是「栽培」的意思。
萝卜培植到今天,品种非常非常多,如果我们根据根部颜色来分,可以分为:
- 白皮白肉
- 红皮红肉
- 红皮白肉
- 青皮白肉
- 青皮青肉
- 青皮红肉
- 黄皮
- 紫皮
- 黑皮
。。。。。。
萝卜的外皮和内里颜色有很多变化组合。
黑色萝卜起源地中海东部的根茎类植物,非常的辛辣,程度和山葵差不多。
根据根部形状,有长圆柱直根,有圆锥、圆球甚至还有扁圆形等。
如果更加科学的来划分类别的话,萝卜主要是分为「中国萝卜」和「四季萝卜」两大类,而其中的中国萝卜类别依据播种和收获时间的不同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分别是秋冬萝卜类型、冬春萝卜类型、春夏萝卜类型以及夏秋萝卜类型。
比较有名的济南青圆脆、石家庄白萝卜和北京心里美,这几个属于是秋冬萝卜类型,也是中国最普遍的栽培类型,夏末秋初播种,秋末冬初收获,这也是为什么萝卜是常见的冬季蔬菜的原因。
心里美萝卜的英文名字还挺有意思的,叫watermelon radish,直译就是西瓜萝卜,还挺形象的,一般吃法就是切丝凉拌,国外也会切片拌沙拉吃,或者做装饰,颜值很高。
而四季萝卜一般叶片小,叶柄细,绒毛多,肉质根较小,比较适合生吃或者腌渍,主要分布在欧洲,现在美国也已经引入栽培,中国和日本也有少量种植,代表类型就是这种欧洲樱桃萝卜cherry radish,品质细腻又好看,一般都是生吃,拌沙拉或者做装饰用。
国内的这种樱桃萝卜栽培品种大多是从日本还有德国引进,以南京杨花萝卜、上海小红萝卜和烟台红丁最为出名。
然后樱桃小萝卜也可以是五颜六色的:
除了咱们国家是萝卜大国,隔壁日本也是萝卜的疯狂fans:
2014年的时候,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农学研究科在全球率先发布了萝卜基因组碱基序列信息,分析了全球各地500多种萝卜的DNA,明确了全球品种间的差异(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根据遗传信息,全球的萝卜主要分为四大类,日本的品种单独为一个类别。详细研究内容预定发布在国际科学期刊《DNA Research》上,已于2020年3月13日率先发布于网络版。
根据这篇论文研究出来的遗传信息[3],全球的萝卜主要分为四大类,欧洲等地区主要种植樱桃小萝卜,南亚和东南亚种植食用种荚的鼠尾萝卜(后面有介绍),东亚地区则种植根茎长圆柱形的萝卜(就是我们常吃的白萝卜青萝卜),日本各地又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萝卜品种。
在日本,萝卜有大概130多个品种。
白萝卜叫「大根」ダイコン,英文直译为Daikon。日本和我们一样,也是爱吃萝卜的国度,而且更加疯狂,他们会把萝卜的吃法精细到一根萝卜分三段,三段不同的吃法指南[4]。
不管是关东煮,还是烤鱼的萝卜泥,还是生鱼片搭配的萝卜丝,还有味噌汤等,都可以看到萝卜的身影。
萝卜的吃法
萝卜作为常见的蔬果,吃法众多,不同颜色外皮,不同品种的萝卜各有特色。
萝卜口感清脆,回甘,但因含有芥辣油成分(和芥末类似),会有特殊的辣味,这点也是十字花科的特征,生的芥菜和包菜也会吃出这样的辣味,但是仅限于生食,加热、热油炒、或者榨干水分后,芥辣油挥发后,就不太能吃出辣味了。
萝卜的根部可煎、可炒、可炖、可腌渍、可晒干,和羊肉一起炖煮,还可以去除羊肉的膻味。
白萝卜炖排骨汤,清爽鲜美养胃,腌制的酸萝卜可以烧老鸭汤,江西和湖南的萝卜干炒腊肉也是一绝,四川泡菜萝卜清爽可口,酱萝卜可以作为配粥小菜,萝卜馅饺子、包子和水煎包更是无比的美味,还有炸萝卜丸子等,吃法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我自己特别喜欢的一道鲜美的减脂汤,就是锅里倒入少量油,煎一个荷包蛋,再倒入提前切好的白萝卜丝,炒断生,这一步可以很好的去除萝卜的辣味,再加入开水煮沸,你会发现汤会变成奶白色,再加少许盐和白胡椒调味,就是一道非常好喝的素高汤。
萝卜作为最普通常见的食材,加热后,辛辣味淡化,风味清淡,不会喧宾夺主,同时还可以更好的吸收其他食材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萝卜既可以成为平常餐桌上的家常菜,也可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菜——我的家乡洛阳就有一道自唐武则天时期流传下来的名菜,洛阳水席之首——牡丹燕菜,这道菜的主料就是最普通的白萝卜,通过切丝裹满绿豆淀粉后反复晾晒蒸煮,最后形成口感似燕窝的效果,再加上各种山珍海味和高汤一起蒸,最后萝卜丝吸收了各种美味的滋味,鲜味无比。
除了常吃的白萝卜,还有可以直接生吃的、好吃清甜的水果萝卜,最有名的就是潍坊萝卜,是山东省潍坊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潍坊萝卜俗称高脚青,或者叫潍县青萝卜,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皮色深绿,肉质青绿,像玉石一般,香辣脆甜,多汁美味。
不同品种根茎颜色不同,辛辣度也不同,除了常吃的根部,萝卜的叶子也可以食用,这类萝卜叫叶萝卜,萝卜的叶子叫做「萝卜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等,维生素C含量比萝卜还高,是柠檬的10倍,还含有丰富的钙、膳食纤维,我们河南这里冬天经常吃「萝卜缨饺子」,特别美味!!
韩国饮食喜欢将萝卜缨腌成泡菜吃,之前在美国生活时候,韩国超市Hmart里面场面C位摊位就是卖白菜和萝卜缨。
另外还有可以食用种荚的萝卜,常见于欧洲, 叫大鼠萝卜,或者鼠尾萝卜。
再来看看隔壁日本岛国的萝卜吃法,前面已经提到了不管是关东煮,还是烤鱼的萝卜泥,还是生鱼片搭配的萝卜丝,还有味增汤等,都可以看到萝卜的身影:
日本的萝卜吃法了解后,就顺便也看下韩国的吃法吧,除了前面提到的萝卜缨泡菜,萝卜根部的食用韩国也多采用腌渍的吃法,腌萝卜块,腌萝卜片,腌萝卜丝,萝卜泡菜三件套:
这里专门提下韩国很流行的这个黄萝卜泡菜,其实这个用的还是白萝卜,只是腌渍过程中加入了姜黄粉进行染色,所以成品是黄色。
胡萝卜carrot
聊完了萝卜,再聊聊这篇回答的另一个主角胡萝卜carrot,前面已经提到了,胡萝卜是伞形科胡萝卜属的植物,同样也是以呈肉质的根作为蔬果食用的,拉丁名是Daucus carotasubsp.sativus,词源上来分析的话「carota」是红色的意思,sativus是栽培的意思。
伞形科前面也提到了,著名的「香料大家族」,同属于伞形科的还有香芹、香菜、茴香、孜然、当归、莳萝等,大家一个比一个「有味道」。
胡萝卜又被叫做红萝卜、番萝卜、丁香萝卜(因为胡萝卜的伞形花序和丁香很像)、胡芦菔金、赤珊瑚(胡萝卜的根部形似珊瑚)、黄根、甘笋、金笋、红菜头(闽南语、潮汕话、客家语)、人参(中国台湾话,台罗:jîn-jín或lîn-jím)等。
我们从胡萝卜这个「胡」字就能知道,这不是原产我国的蔬菜,胡萝卜原产于亚洲的西南部。
关于何时引入到我们国家的,我查了一圈文献,有两种说法,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胡萝卜其实在历史上是多次被引入到我们国家,最初是野生,最早的胡萝卜栽培品种是紫色外皮的胡萝卜,汉武帝时期通过丝绸之路首先传入了我国,但那会的紫色胡萝卜根很细,长的还很潦草,另外还有一股「奇怪的气味」,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之后到了宋元时期,胡萝卜再次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这次发展不错,在北方扎根,并且逐渐选育栽培出了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胡萝卜,而且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胡萝卜的医用和食用价值。
胡萝卜于公元10世纪从伊朗传入了欧洲,16世纪传入到美洲,形成了橘黄色、短圆锥形的欧洲生态型胡萝卜,以及根形短粗的美国生态型胡萝卜。
到了现代,欧美及日本等生态型胡萝卜优良品种又多次引入到我们国家,使得胡萝卜的品种体系更加饱满,可以说是「五颜六色、高矮胖瘦」的胡萝卜各显其才。
我们日常厨房常见的还是这种橙色的胡萝卜,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并含有蔗糖、葡萄糖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钾、钠和磷等营养元素,以及叶酸、槲皮素、山奈酚、木质素和挥发油等成分,因为胡萝卜素在脂溶前提下才会更好的被人体吸收,所以胡萝卜最好加油烹调后再食用。
胡萝卜的吃法:
胡萝卜吃法众多,可以炒、炖、蒸、煮,还可以凉拌,作为馅料吃等等,还可以榨汁喝,欧美比较喜欢刷了蜂蜜或者枫糖烤着吃,还可以做成胡萝卜薯条carrot fries等(不过感觉喜欢吃胡萝卜的人好少啊)。
这里想专门给大家提下新疆三鲜之一,新疆手抓饭必备的黄萝卜,也就是黄色的胡萝卜,它的颜色之所以是黄色,是因为所含的胡萝卜素比较高,胡萝卜素是一种黄色色素,比起橙色的胡萝卜,这种黄萝卜,味道更加清爽甜口。
胡萝卜这里还要提下欧美超市常见的这种baby cut carrot,一个个大小一致,可以直接蘸酱生吃,之前去美国同事家聚餐,经常上来就是一盘这样的拇指胡萝卜和芹菜杆,配个酱,短胖短胖的很可爱,但它并不是一个新品种,只是人工机器加工成这样了。。。这样会更好吃吗?不,这样会更贵…..
欧防风 Parsnip
聊完胡萝卜,买一送一,再给大家区别下和胡萝卜同属于伞形科但不同属的欧防风Parsnip。
我很早之前在「北美奇葩蔬菜」里已经详细介绍过欧防风了,以防国内小伙伴不了解欧防风,附带上过往答案链接:
北美有哪些奇葩蔬菜,应该怎么吃?欧防风主要分布在欧洲等地,拉丁名Pastinaca sativa,民间俗称「芹菜萝卜」,又叫防风草、美洲防风、欧洲萝卜、蒲芹萝卜、欧独活等。
欧防风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已有栽培。欧美国家有食用欧防风的传统习惯。中国引入欧洲防风已有百年的历史,但种植面积却很小。 欧洲防风的白色肉质根肥大突出,这也是它主要的食用部位。从大小、形状和风味来看,它与胡萝卜差不多。不过欧洲防风比胡萝卜的水分少,口感更沙一些。
我最早在美国超市是看错了,以为是白萝卜就买回家炖羊肉,结果发现闹了一个乌龙,虽然看起来很像是白色的胡萝卜,但它是欧防风属的,切开后的横切面不像是胡萝卜一样有木质部,更像是茭白的感觉,会散发出一股精油味,营养很丰富,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这点挺像土豆的,但是胡萝卜素含量很少,但含钾元素多。
欧防风吃法上面可以去皮后切条、切丝、切片蘸酱或者沙拉生食,或者蒸熟搅拌成泥吃,还可以烤着吃,因为其含有丰富的淀粉,还可以用来煮汤,煮出来的汤羹粘稠美味。
其他几种像萝卜但不是萝卜的蔬菜
还有几种也挺像萝卜的蔬菜,在国内菜市场不多见,但欧美超市很普遍,之前在美国生活时候也经常接触,这里也稍微聊下。
甜菜根 beet
不知道甜菜根有没有人会和红萝卜混淆,当然如果你看叶子和切面就很容易和萝卜区别开来了。
甜菜,拉丁名Beta vulgaris,和萝卜真扯不上关系了这次,因为它是苋科甜菜属的,就是春天常见野菜苋菜的那个科。
甜菜原产欧洲西部和南部沿海,是甘蔗以外最主要的糖来源。叶子和根部都可以吃,之前写过的罗宋汤里就提过,原版的俄国罗宋汤用的是甜菜,但是引入到上海后,因为本土不怎么产甜菜,就改成了西红柿。
甜菜根还有个很重要的用途,就是很好的天然红色素黄色素来源,可以给食材然和,还可以给布料染色。
结尾
不知道看完这篇回答,大家对「各种萝卜」有没有了一个深刻清晰的了解呢?如果你喜欢类似风格的蔬菜科普美食文,没有看过瘾,这里还有:
大葱,小葱,京葱,香葱,洋葱,红葱头,韭菜,大蒜,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各种豆角都怎么叫?做法有什么区别?莴苣、莴笋、贡菜、生菜、油麦菜之间都有什么关系?有哪些吃法?常见的菊科蔬菜都怎么叫?做法有什么区别?另外我写过的一篇回答,解释了为啥在介绍这些蔬菜时候会贴别强调拉丁学名,感兴趣了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
为什么很多博主介绍物种的时候会特别强调拉丁学名?小妖正在写的其他几类蔬菜美食文,如果感兴趣,欢迎关注 @卫小妖GOGOGO:
- 十字花科家族的爱恨情仇
- 是时候来终结南北青菜之战了!
- 辣椒们的风云榜争霸赛
- 从危险到有趣,香草香料的前生今世
六、高绿茶是高山绿茶还是高级绿茶?
这两种解释都有。
目前能叫“高绿”的,一般都是中低档茶。正直的高山茶比较少。
这类茶往往又是大批量生产,不是名优茶,没有一个雅的名字,所以一般又是高级绿茶统称。
不管他是高级绿茶,还是高山绿茶
只要叫高绿的,通常就是指大宗茶。
七、绿茶和绿茶哪个好喝?
绿茶和绿茶是没有区别的,只有等级之分,春茶便宜比较淡,旧茶比较沉香
八、拔萝卜拔萝卜 拔出来的萝卜最后做什么呢?
这个萝卜是女娲补天的时候,女娲吃饭不小心掉下来的,拔出来之后萝卜的封印解开了。
过了一千年萝卜修炼成型变成了女娲后人出入各种小说及电视剧(终)
九、绿茶和绿茶的区别?
二者是相同的意思。绿茶(Green 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十、绿茶为什么叫绿茶婊?
绿茶婊(Green Tea Bitch)是2013年中国的网络新词,泛指外貌清纯脱俗,总是长发飘飘,在大众前看来素面朝天,在人前装出楚楚可怜、人畜无害、岁月静好却多病多灾、多情伤感,背后善于心计,玩弄感情的女人。